形态描述
背鳍105(107一117,平均113);臀鳍90(95—104,平均99.9);腹鳍4;尾鳍(12—14)。
纵列鳞(110—122,平均117.5)。椎骨57(58—63,平均61)。(括弧内依 Ochiai,1963)。
体长为体高3.6—4.3倍,为头长5—6.6倍。头长为吻长3.8—6倍,为眼径5.7—10
倍,为最长背鳍条2.1—2.7倍,为最长臀鳍条2.1一2.8倍。
体细长,小矛状,很侧扁,背腹缘微圆凸。头小,其长小于体高。吻稍平,突出,吻端下缘高度似下眼下缘。两眼位头左侧前半部,相距很近,下眼位较前;眼径略不及1/2吻长。眼间隔窄。每侧鼻孔二个;前鼻孔有一短管,后鼻孔裂缝状。口前位,略歪。上颌骨在有眼侧达下眼中部下方。两颌齿微小,无眼侧齿多,有眼侧齿无或很少。鳃孔高约等该处头高的2/5。肛门位无眼侧。生殖突紧附于第一臀鳍条的有眼侧。
两侧有很小栉鳞,鳞易脱落,鳞基部约有10条沟纹。体两侧均无侧线。
背鳍始于头背侧上眼稍前方,后部鳍条较长。臀鳍始于肛门附近,鳍形似背鳍。尾鳍
与背、臀鳍完全相连,鳍长约等于1/2头长。胸鳍仅有些不发达的皮膜。腹鳍基短,只有左腹鳍,位腹中线,不连臀鳍。
福尔马林液浸存标本体有眼侧浅褐色,腹部淡蓝色。鳞各有一淡黑色细纹,使体侧有
许多细纵纹。有眼侧背、臀鳍边缘为暗褐色。腹腔及消化管前部暗黑色。
纵列鳞(110—122,平均117.5)。椎骨57(58—63,平均61)。(括弧内依 Ochiai,1963)。
体长为体高3.6—4.3倍,为头长5—6.6倍。头长为吻长3.8—6倍,为眼径5.7—10
倍,为最长背鳍条2.1—2.7倍,为最长臀鳍条2.1一2.8倍。
体细长,小矛状,很侧扁,背腹缘微圆凸。头小,其长小于体高。吻稍平,突出,吻端下缘高度似下眼下缘。两眼位头左侧前半部,相距很近,下眼位较前;眼径略不及1/2吻长。眼间隔窄。每侧鼻孔二个;前鼻孔有一短管,后鼻孔裂缝状。口前位,略歪。上颌骨在有眼侧达下眼中部下方。两颌齿微小,无眼侧齿多,有眼侧齿无或很少。鳃孔高约等该处头高的2/5。肛门位无眼侧。生殖突紧附于第一臀鳍条的有眼侧。
两侧有很小栉鳞,鳞易脱落,鳞基部约有10条沟纹。体两侧均无侧线。
背鳍始于头背侧上眼稍前方,后部鳍条较长。臀鳍始于肛门附近,鳍形似背鳍。尾鳍
与背、臀鳍完全相连,鳍长约等于1/2头长。胸鳍仅有些不发达的皮膜。腹鳍基短,只有左腹鳍,位腹中线,不连臀鳍。
福尔马林液浸存标本体有眼侧浅褐色,腹部淡蓝色。鳞各有一淡黑色细纹,使体侧有
许多细纵纹。有眼侧背、臀鳍边缘为暗褐色。腹腔及消化管前部暗黑色。
生物学
为广分布于西太平洋至印度洋热带及亚热带深海底层小型海鱼。在日本南部1—3月
卵巢已很发达,卵径约0.9—1.2毫米。最小性成熟鱼体长约118毫米。约以多毛类及十足类(虾、蟹等)为食。
卵巢已很发达,卵径约0.9—1.2毫米。最小性成熟鱼体长约118毫米。约以多毛类及十足类(虾、蟹等)为食。
国外分布
其它信息
无标本。依沈世傑(1983)台湾 Tachi 一尾体长125.2毫米标本及 Ochiai(1963)35尾体长88—131毫米的日本标本记述
此鱼与夏威夷群岛指名亚种 Symphurus strictus strictus Gilbert(1903)的主要差异在于后都“背鳍97—103;臀鳍87—88;纵列鳞106—113。体长为体高3.4倍,为头长4.88倍”。
此鱼与夏威夷群岛指名亚种 Symphurus strictus strictus Gilbert(1903)的主要差异在于后都“背鳍97—103;臀鳍87—88;纵列鳞106—113。体长为体高3.4倍,为头长4.88倍”。